高压微射流均质机选购指南(中)——配件篇
上篇《高压微射流均质机选购指南(上)——主要参数篇》介绍了关于在选购高压微射流均质机过程中需关注的压力、流量等直接决定均质结果的主要参数,本篇将从间接影响均质结果的配件系统入手,帮助用户梳理一番选购考察的标准,从而结合自身需求进行搭配合理的配件。
1. 测温系统
当样品高速流经狭窄的金刚石均质腔微管通道(如:Y型75μm,Z型87μm孔径)时,必然会由高压力高流速带来不同程度的温度升高。检测样品在均质前后的实时温度对于许多用户而言是刚需,因此非常有必要在选购时考察一番高压微射流均质机的测温系统、测温方式、温度记录模式。传统高压均质机(阀式、微射流型)监测物料温度的方式仅仅是通过额外的温度计或是外置测温系统进行。
热电偶
新型高压微射流均质机可通过热电偶进行多点测温并将温度数据实时显示在设备的主屏幕上,即设备主体能够提供热电偶、测温探针的连接端口,使用户能够对均质前后的进出料温度一目了然——其监测温度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以及与均质压力的关联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高附加值产品制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图例:意大利PSI微射流均质机的进出料温度、压力-时间监测系统(PSI-20、PSI-40)
2. 冷却系统
在确认了测温系统后,值得关注的是冷却系统。
热交换器、冷凝管
用户通常关注到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冷却系统:出料端冷凝管或热交换器。
热交换器的冷却效果直接决定了均质后成品的温度以及多次循环过程中能否将样品温度维持在“舒适而安全”的范围;热交换器的构造亦决定了死体积的大小、样品残留量。
常见的螺旋式冷凝管拥有较高的热交换效率,但其相比于多孔直型冷凝管却略逊一筹。另外,多孔直型冷凝管在样品残留、清洗方面的优势将为用户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提供持续性便利。
图例:螺旋式冷凝管 图例:直型冷凝管
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
出料端的热交换器决定了高压微射流均质机持续、反复处理样品的控温水平,那么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的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备的实际产量。如上一篇文章《高压微射流均质机选购指南(上)——主要参数篇》所述,假设A款高压微射流均质机标识的处理流量为20L/h,但由于未搭配冷却循环系统,设备每连续运行1.5小时就需要停机1小时以使发动机自然散热;而搭配了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的PSI-20高压微射流均质机(处理流量同样为20L/h)能够做到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无需停机,那么两者在实际产量上相差了足足62.5%。
综上,一款不具备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的高压微射流均质机的实际产量可能只有参数流量的55-65%(与实际所需冷却时间有关)。
图例:意大利PSI高压微射流均质机采用的高效直型冷凝管,可变长度
3. 进料装置
固定进料杯
对于实验小试、中试型规模,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进口、非进口高压微射流均质机所采用的进料装置多为固定进料杯,容量从0.5L至6L不等。考察进料杯时可关注其所用材质为304不锈钢还是全316L不锈钢,另有洁净度、抛光方式等等。
循环进料杯
进入到生产阶段后,无论规模大小,使用固定进料杯、以人工喂料的方式显然不适合了,此时可搭配适合的生产型进料杯,如:多歧管进料杯、循环进料杯等,通过泵来输送料液以确保进料杯中始终充盈,再配合上新型微射流均质机中的“处理定量体积”功能程序,可以很好地达到自动化生产目的并且避免人员离开时的设备空转。
值得一提的是,高压微射流均质机并不适合直接使用管道加压输送料液的方式进料。
注射器
少数微射流均质机采用注射器的方式进料、采样,此方式能够直观显示样品的回收率,主用于小型实验型设备的微量珍贵样品均质。
关于微量样品的均质,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已抛砖引玉地提出了相应的关注点,无法工艺放大是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1386

- 1凌聚机械旋转阀选型
- 2流动悬浮烘干焙烧装置
- 3博立飞旋转轴封产品介绍
- 4博立飞气动粉体蝶阀产品样册
- 5博立飞产品样册汇总
- 6博立飞企业资质
- 7煤气成分与热值监测-山西大型有色金属生产企业煤气巡检项目
- 8煤气成分与热值监测-安徽大型钢铁冶金企业煤气防护站气体巡检项目

- 高纯拟薄水铝石:开启材料科学新纪元的璀璨明珠
- 为什么近期MOF材料的研究进展值得关注?
- 致密化压力对石榴石固态锂电池成型和性能的影响
- EVA型热熔胶书刊装订强度检测与质量控制研究
- 自动热压机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 用户论文集 ▏化学吸附 ▏铱-铼共沉积乙醇处理后SiO2载体催化剂应用在甘油氢解反应
- 为什么近期单壁碳纳米角(CNH)的研究进展值得关注?
- 为什么介孔SiO2在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
- 介可视·散装物料库存管理雷达全景扫描系统在料仓、堆场中的应用
- 磷酸化修饰鬼臼果多糖的制备及生物活性
- DSR论文解读:Advanced Science News 报道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新型非铂催化材料研究成果
- High-throughput preparation, scale up and solidification of andrographolide nanosuspension using hummer acoustic resonance technology(纳米混悬剂制备的前瞻性技术 - 蜂鸟声共振)
- 扫描电镜优秀论文赏析|飞纳台式扫描电镜电极材料上的应用
- 扫描电镜论文赏析-干旱影响杨树叶片及次生木质部发育的分子机制
- 压实度与密实度的区别
- 振实密度和压实密度的关系
